8月13日,广西路桥集团承建的首个直墙式连拱隧道西昌—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得力铺连拱隧道右洞首模二衬顺利完成浇筑,这道紧邻雅砻江特大桥锚碇区仅80厘米级(常规厚度1.5-2米)的薄壁直墙如同嵌入岩层的银色脊梁。此次首战告捷为广西路桥取得承建川藏铁路同等难度隧道施工的“技术护照”夯实基础。
得力铺连拱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金河镇得力铺村附近,设计长度410米,最大埋深约133米,为复合式直中墙连拱隧道。隧道轴线与陡峭山坡小角度相交,导致洞口天生偏压,进口端浅埋(最大埋深仅12米)下穿繁忙的X103乡道,中部以极近的13.5米净距穿越雅砻江特大桥隧道锚的关键岩墙,出口端更是紧贴特大桥桥头(相距仅4米)。80厘米的薄壁中墙搭配上笔直的结构,毫无缓冲空间,让极微小的变形都可能引发墙体开裂的连锁反应。
13.5米的极限距离下,爆破震动强度被压制至近乎苛刻的极限——犹如在桥梁“心脏”旁实施爆破手术,需要攻克薄壁中墙、极限近接爆破等行业前沿难题,是具备承建川藏铁路同等难度隧道的“技术护照”。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盖挖贴壁进洞”方案:基于现场陡峭地形和洞顶通行实际,利用暗洞外延结构结合盖挖贴壁反压技术,有效平衡了洞口段地层偏载。掘进全过程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原则,优先采用机械开挖以最大限度减少地层扰动。同时构建严密的三维坐标量测监控体系,实时追踪地表位移、洞内监测点变化及支护结构整体变形,为安全掘进与精准确定二衬最佳浇筑时机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针对薄壁中墙的稳定性及紧邻雅砻江特大桥锚碇的爆破安全难题,团队构建了以微爆破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保障体系——通过精细设计装药量与起爆时序,将爆破震动强度降至最低,确保邻近锚碇结构绝对安全。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支护结构进行不间断动态监测,严密掌控支护结构变形动态,优化施工顺序,率先完成右洞开挖及衬砌,利用形成的稳固拱圈为脆弱中墙提供强力侧向支撑。最终实现整个工程卓越的精度控制,施工精准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隧道贯通后,西昌至香格里拉车程将缩短1.5小时,凉山北部花椒、苦荞等特产运输成本可降低35%,预计带动20万彝族群众年增收2500万元,此次广西路桥在行业前沿难题的首秀告捷不仅为承建川藏铁路同等难度隧道积累了开创性经验,更是以技术创新引领区域振兴的生动实践。(道桥分公司 覃兰岚 文/图)
图为得力铺连拱隧道明洞模板安装